赵忠祥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阴晴风雨、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闻联播》到《动物世界》,从严肃新闻到娱乐节目,从人的讯息到动物的故事,他用声音见证了很多人的沧海桑田。50年弹指一挥间,黑白电视变成了液晶彩屏,赵忠祥永别春晚,新人即将登场。这不是一个人的远去,这是一个时代的远去。
文 | 松奈子
编辑 | Anita
1999年的春晚舞台上,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接近尾声,宋丹丹饰演的“白云”朝着观众高喊了一句,“我十分想见赵忠祥!”伴随着这一句呼喊,演播厅里的观众都哈哈大笑,台下身着西装系着红领结的赵忠祥也笑得合不拢嘴。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心声,也是当时亿万观众的心声。在千禧年到来前,赵忠祥已经主持了15年的春晚,在观众心中有着极高的赞誉。时间跨入21世纪20年代,1月16日,78岁的赵忠祥在生日当天因癌去世。那一句经典台词被众多网友改成了“我十分想念赵忠祥。”或许很多年以后,提起中国的电视男播音员,“赵忠祥”仍然是一个不会被忽视的名字。《长江日报》曾在一篇名叫《赵忠祥的新旧形象》的文章写道:“赵忠祥在央视40余年,基本上等于这个国家电视台的脸面,几乎所有重大的主持都无法遗漏他的声和影。如果央视是国家的声音机器,赵忠祥便相当于‘国家宣谕使’,他的言行、他的形象,代表央视,也代表国家。”如果要用一个声音来代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国嘴”赵忠祥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之声”。在这个国字脸的男人身上,有过很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第一位采访美国总统的央视记者、《新闻联播》第一位出镜播音员……80年代,大陆出现了“大哥大”,那时候,中央电视台里的人都说,赵忠祥就是主持界永远的“大哥大”。1958年,中央电视台刚成立不久,要挑选播音员,在1000多名应试者中,18岁的赵忠祥成为了唯一的获胜者。彼时,他甚至还没有高中毕业,正在图书馆看书时被同学喊了出去,“有央视的人来找你!”赵忠祥衣服都没换,被台里的人拉去了播音室。大家一瞧,这个孩子虽然年轻,但有一股成熟的阳刚之气,一出声,嗓音浑厚有磁性,拍板定下了这位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赵忠祥就这么成为了央视当时的“独生子”。1978年的冬天,赵忠祥突然被告知要录像,央视要开始从广播跨向电视了,站在新的起点线上,赵忠祥画好了妆,进了演播室,从黑白电视机里用昂扬大气的声音,向中国观众播出了第一条新闻。从那一刻起,电视讯息的潮水第一次涌向人民。当时,在12亿人口的中国,只有一家中央电视台,而中央电视台这一时期内只有赵忠祥这一位男新闻播音员每天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是听着赵忠祥的声音长大的”便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记忆。事实上,赵忠祥之前没接触过电视,台里没有先例,一切得靠自己摸索,80年代以前央视也没有录像技术,所有节目都只能直播,赵忠祥常常要反复揣摩一句话、一个动作,不敢有丝毫的疏漏。为了提高专业水平,赵忠祥去报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大专成人班。他的教授陆锡初还记得,教室后面有一片核桃林,每次上课前,都会看到赵忠祥在那片核桃林里练声。赵忠祥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播音员,当时台里还有一个规定,无论是多大的新闻,播音员都要注意情绪,语调不得过度起伏。但周恩来逝世那一天,赵忠祥还是没听从要求,播着播着,突然转调,哽咽着播送了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十多年前,正是周恩来亲自批示,让被挑选出来的“幸运儿”赵忠祥进入央视。也是这一次,朴实亲切的声线、诚挚的语调,狠狠揪住了国人的心,赵忠祥在那一代人中声名鹊起。而对于年轻一辈的人来说,赵忠祥的《动物世界》要比他的《新闻联播》更加“声”入人心。“春天到了,又到了交配的季节。随着湿润季节的来临,干涸的大地上,下起了瓢泼大雨,万物开始躁动。”“在遥远的非洲大草原,一群年幼的狮子刚刚出生,它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草原上生存。”当读到这几句话时,80、90后的脑海里大概都会听见一个娓娓浑厚的男中音。小时候在家写作业,背景音可能是《动物世界》,吃午饭,可能还是《动物世界》。当时的我们或许没有仔细看过这档节目,但磁性温和的声线伴随着奔腾自由的动物,成为了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1981年的最后一天,《动物世界》播出,在所有主持的节目中,赵忠祥自己最满意的也是《动物世界》。他为观众录制了2500多集,解说词超1500万字,如果按15万字印一本书的话,他相当于为观众念了100本书。《动物世界》的编导王洋回忆起两人第一次合作的那天时,满心感慨。那天晚上7点,赵忠祥迟到了20分钟,王洋心里特别不高兴,他迎面指责赵忠祥,“录音师都到了,你怎么能迟到呢?”等到赵忠祥走进录音间,开始试音,他的声音一出来,王洋当时就震惊了。他曾经多次在广播里听过赵忠祥的声音,但当声音从演播室传出来,他沉默了,刚刚的气瞬间也就消了。“就感到一种震撼,我当时就笑了,第一次合作,他这一嗓子就把我征服了一辈子。”那时,王洋会收到很多观众的来信,说一定要让赵忠祥一直播下去。“我们做不到不用老赵解说。”王洋在后来的一场研讨会上回忆。播音界的专家把赵忠祥的播音风格归纳为16个字,“沉稳厚重、亲切细腻、儒雅大气、自然洒脱”。他是当之无愧的“主流”之声。1984年,台里又让赵忠祥录制春晚预告,“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第一个出场的主持人的第一句台词,其实是我说的。”这一上春晚,就上了十几年,那时候,年轻的倪萍是他的搭档,明丽动人,两人在台上都是娓娓道来的台风,踏实、稳重、亲切。赵忠祥挚友不多,但倪萍一定是其中之一,倪萍回忆时说,“赵忠祥做主持人时,我刚刚出生,三十多年后,我们居然在一起同台搭档。和他同时期的同行大多已渐渐隐退,而他依然在荧屏上长盛不衰,这不但是个奇迹,也是个谜。”“他反对哥们儿义气,他更鄙薄酒肉朋友,然而对所有的人他都真心诚意。你与他相处,你会感到他骨子里有一份尊严,虽然埋得很深,但你时时能感到他的力量,你会为此敬重他。”赵忠祥的年轻女搭档还有一位杨澜,在《正大综艺》里,赵忠祥的厚重与杨澜的青春感一同将这个节目在21世纪初推向了黄金时代。戏剧的是,新世纪没过几年,“主流”遭遇了“风流”事。他的生活似乎被撕开一个口子,更多的事件,不论真真假假,都在新一代网友的呼喊中被传播在网络上。新世纪里,这个曾经是中国唯一一个“掌控”着话筒的男人,面对媒体采访只好说:“你们好好写吧,我的命运已经交给社会了。”是什么时候真的感觉到,赵忠祥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呢?当赵忠祥和倪萍在舞台上重聚,再现春晚倒计时的时候,很多人潸然泪下。两个人都不年轻了,曾经的光鲜亮丽,现在都变成了眼袋、皱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志峰说,赵忠祥是“见证者、探索者和引领者。赵忠祥更像是一个符号,他代表了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从他的话筒里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五十年中国历史的缩影。”尤其对于中老年一辈来说,赵忠祥,永远是春晚里难以被遗忘的符号。赵忠祥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阴晴风雨、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闻联播》到《动物世界》,从严肃新闻到娱乐节目,从人的讯息到动物的故事,他用声音见证了很多人的沧海桑田。50年弹指一挥间,黑白电视变成了液晶彩屏,赵忠祥永别春晚,新人即将登场。这不是一个人的远去,这是一个时代的远去。他说“难忘今宵”的时候,和朱军说“难忘今宵”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而朱军说“难忘今宵”的时候,又和撒贝宁说“难忘今宵”不一样。主持的人在变,看春晚的人,也在变。我们看的不是节目,是青春。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寒冬腊月,一面,我们缅怀一个主持人消亡,一面,我们看到“尹颂、张舒越”这样尚不耳熟的名字出现在网传名单上,担忧着他们是否能担大任。我们讨论的也不是主持人,我们没敢说出来的、不愿承认的,不过是“我们真的在慢慢老去”,总有新人要登场。正如年轻人不爱听春晚里的京剧、看不懂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小品,老一辈们也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会为“TFboys、朱一龙、李现”这样他们从未听过的名字,在电视机前欢呼不已。而无论主流与风流,在时代洪流中,赵忠祥的一生,终会成为一段往事。在2002年CCTV央视主持人访谈录里,赵忠祥说:“时代总是在一代一代进步着,说我们的下一代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是不同意的,他们仍然会有一种前仆后继的英雄主义的气概。”相信在很多年后的春晚前夕,一定会有另一群人成为某一代人的回忆。这是时间的必然性。我们会做一个很长的梦,好像一睁眼,看的还是小小的电视机,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春晚,懵懂又青涩;好像一闭眼,我们又经过了很长时间,记不得一些人的名字,想不起年少时的事,变得成熟、沧桑。《北广人物》.2018年第25期.BTV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光影四十年赵忠祥、高潮东、石小杰、胡月共忆电视往事《荧屏50年:赵忠祥播音主持艺术回顾》2011.白谦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松奈子。读者人物独家撰稿人,视野所及皆是句读,在世界中行走,以编辑这个世界。
/ 长 期 征 稿 /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你看过赵忠祥的节目吗?